八識三性

八識三性
在善、 惡、 無記三性中, 第八識是無覆無記, 第七識是有覆無記, 前六識通於三性。 即前六識若與信等十一善心所相應, 則屬善性攝, 與無慚、 無愧及八大隨煩惱等十心所相應, 屬不善性攝, 二者皆不相應, 無記性攝。 第八識何以是無覆無記? 因為第八識是異熟性。 異熟若是善或染污, 流轉還滅即不能成立。 又此識如果是善, 則不能為染法所依;此識如果是染, 則不能為善法所依。 再者此識是所熏性, 如果此識為善為染, 如極香或極臭, 則不能受熏。 第七識何以是有覆無記, 因為此識與四煩惱心所相應, 是染污法, 障礙聖道, 隱蔽自心, 故名有覆。 或問: 此四煩惱何以不名不善而稱無記? 答, 此四煩惱, 行相細微, 任運而轉, 故無記攝, 而非不善。 再問: 前六識何以通於三性? 若與信等十一善心所相應, 是善性攝;與無慚等十法相應, 是不善性攝;若兩者俱不相應, 自然是無記性攝。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написать реферат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